详细内容 更多+

市场主体住所申报制有望上半年全部推开

浏览:     发表时间:2015-06-17 15:26:49

松山湖试点通过设立一家集群注册托管公司,允许多家电商企业将地址登记为托管公司的住所,无需办公或经营场所即可开展经营活动,解决了电商企业无固定经营场所办照难的问题。此举的意义显而易见,既为创业者节省了大笔启动资金,又给电商产业和创业大学生等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土壤。

 集群注册即将全市放开  

    集群登记注册模式乃东莞首创。2014年4月,东莞全国率先试点实施集群注册,首批注册企业类型集中在电子商务企业,松山湖成为东莞市首个试点区域。

    松山湖试点通过设立一家集群注册托管公司,允许多家电商企业将地址登记为托管公司的住所,无需办公或经营场所即可开展经营活动,解决了电商企业无固定经营场所办照难的问题。此举的意义显而易见,既为创业者节省了大笔启动资金,又给电商产业和创业大学生等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土壤。

    根据工商部门的统计数据,全市至今已有400家集群企业登记成立,其中电商类企业占90%以上,并打造了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。由此可见,集群登记注册激励大众创业的效果非常明显,真正起到了大众创业平台的重大作用。

    东莞对集群登记注册模式的创新尝试,选择了与商事制度改革一样的道路:试点先行,总结成功经验后全市推开。当前,集群登记注册已经试点将近一年,何时全市推开备受瞩目。

    为此,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透露,在总结松山湖经验的基础上,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放开集群注册托管公司登记,登记注册类型也将从电子商务拓展到其他新型业态。

    本报记者从有关部门得到一个信息,春节后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一个调研组来到东莞,关注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2014年全国率先启动的集群登记注册试点。

    住所信息申报制上半年落地

    2014年3月,全省全面进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。其中,放宽住所登记条件,在一定范围内探索“一址多照”和“一照多址”登记,作为登记注册便利化的重大改革,因而在众多改革亮点中异常夺目。

    事实上,全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开两个月后,东莞去年5月就在商事制度改革的试点镇——大朗进行住所信息申报制试点,成为全国第一个试行住所信息申报的地级市。此前,深圳已先行进行住所信息申报制度改革,刺激市场主体剧增,使得新增市场主体规模为近年最大。

    试点也让大朗的市场主体在高基数基础上再度进入增长“快车道”,新登记市场主体5375户,同比增长高达42.5%,市场活力得到更有效的激发。

    范燕彬解释说,在实行住所信息申报制后,申请人无需提供住所产权证明、村居委会证明等文件,除娱乐服务、重污染及餐饮行业等负面清单所列的行业外,由经营者自行申报住所或经营场所信息,并对真实性负责,即可办理登记,真正实现了办照零门槛,并且大大简化了办照环节、缩短了办照时间。

    工商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,目前已起草了《东莞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管理试行办法》,预计上半年在全市全面推行“住所信息申报+负面清单”的管理模式。

   “住所信息申报改革对后续监管要求很高,需要综合考虑,审慎推进。”范燕彬认为,由于大朗试点创新了“1+5”监管模式,经受住了改革试点对有效监管的考验。抽查数据显示,大朗试点住所信息申报之后,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真实度达到99%,商事主体证照齐全率达91%,开业率达93%,基本做到了“放而不乱”。

    范燕彬说,大朗的监管经验也在全市推广,各镇街组建了559支3100人的综合协管队伍,开展市场主体核查、违法线索发现反馈、监管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,实现了日常巡查与登记、监管、执法“三分离”,构建起严密的网格化综合监管体系。“可以说,东莞在这方面的经验已经基本成熟,住所申报制将打通商改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

   (注:“1+5”监管模式,即“一个基础,五项举措”,以实施住所申报制为基础,建立村(社区)交换链、建立村级综合协管队伍、实行信用约束管理、完善投诉举报受理机制和建立督查考核机制。)


分享
QQ好友
新浪微博
微信好友
更多
>>>
推荐给朋友
QQ好友
新浪微博
微信好友
QQ空间
腾讯朋友
人人网
豆瓣
百度贴吧
网易热
印象笔记
复制网址

Copyright &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0755.link 版权所有 

粤ICP备15012288号  技术支持:亚群网络

 

21世纪新闻网
网站名称
网站名称